法院判决某平台侵害个人信息,道德底线到底有多低?

近日,某线上读书平台被曝光,平台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带来更多的流量,在没有经过用户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获取了用户的通讯录信息。只要是用个人的手机号码进行注册登录的,通讯录的其他好友都通过这个平台,看到个人分别在平台上都看了哪些读物。相信很多当前在使用此平台的用户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都恨不得立即注销此软件,并把平台的策划人大卸八块,最终此平台因为严重侵害个人信息,被其用户告上法院。想到这里,小编觉得,为什么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会这么地不择手段,单单为了流量就可以无下限侵害用户的隐私,道德底线到底有多低?

 

 

2020073123390988个人信息

 

要想想,相信很多人的通讯录里面都会躺着许多不知来历的联系人,许多联系方式或许都是很久以前保存的,有的人早已不再联系,有的人甚至在现实中已经翻脸不认人,有的人则是因为之前的某些业务关系而添加的,想着以后可能还会联系或者迫于忙于没时间整理,因此通讯录可以说有着许多已经不认识、或者关系不怎么好的人,而现在平台却不经用户,就将用户的隐私,例如,个人喜欢哪些读物的偏好,喜欢的读物类型等如此赤裸裸地曝光在一大堆不认识的人面前,让用户觉得就连平时自个儿背后喜欢做一件阅读喜好都要遭到这样的公开,这实在是令人堪忧。

 

作为线上平台,要懂得如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着重为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去不断创新,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才能够把平台运营得更好。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量却拿用户的隐私来当作牺牲品,这样的做法迟早会遭到谴责和引起众怒,并永久失去用户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