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礼仪的概念
什么是政务礼仪?
政务礼仪,又称公务员礼仪,是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在工作以及公众场合适用的礼仪标准。公务员是行政机关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政务礼仪是指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在内部沟通交流及对外服务,社交接洽时的礼仪标准及原则。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政务礼仪的适用人群也拓展除国家机关外的多数窗口单位的技能。其本质是通过系统的交流原则与技巧,维护机关单位的形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好评度,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温家宝总理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党员的素质,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是国家政令的制造者和执行者,是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社会形象大使,是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快慢,影响到国家政令的制造水平和执行结果。公务员礼仪,是指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按照有关规定,用以维护个人形象和公务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好、尊重,在各种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文明规范、准则和惯例。简单地说,就是公务员在公务场合适用的行为规范和交往艺术。它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岗位的特殊性对公务员自身修养和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务员礼仪既是推进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 必要形式,也是公务员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不但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行为,进一步树立和展示公务员在社会公众中的美好形象,更加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必将对转变行政作风、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政务礼仪与其它礼仪有何区别?
政务礼仪:
1、适用范围:政府活动
2、适用对象:国家公务员
最大区别:强调适用范围不同,适用对象不同。
政务礼仪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更加有效地、更加规范地执行公务,它有行业差别,有对象差别。
政务礼仪的概念、特点
1、概念:
国家公务员在工作场合所应该恪守的有关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2)什么是行为规范?
——指国家公务员待人接物的标准化作法。
2、特点
(1)规范性 (2)系统性 (3)严肃性
3、作为国家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操作、贯彻、落实、执行政务礼仪时的注意事项: 自律;认真;真诚;敬人;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