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绝大多数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当有关,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因此医患沟通的原则和内容非常重要。同时,学会聆听患者的叙诉,真实了解患者的感受,取得患者的信任也很重要。

下面就来说说关于“医患沟通”中的基本原则。

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尊重就是尊重病人,包括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重病人的情感。只有尊重病人才会获得病人的尊重,也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医患双方才能进行友好的沟通。而平等,一是医患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因为医生和患者作为人,本身就是平等的,只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二是对病人一视同仁,在医务人员眼中应只有病人,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没有贫富之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友好的沟通。

 

守法和遵德的原则

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在病人就医时 就自动建立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因此在进行医患沟通时,医务人 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严格恪守医疗道德。医务人员既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又要履行好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就能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在沟通中处于主动地位。进行友好的沟通。

 

真诚和换位的原则

真诚是医患沟通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所谓心诚则灵,没有顽固不化人。只有抱着真诚的态度,才能使病人及家属放心,才能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在与病人沟通时医务人员要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才能使病人放心。同时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医务人员要懂得进行 换位思考,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沟通达到应有 的效果。

适当距离的原则

距离产生美,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沟通时,双方的距离要适当,太近或太远都不好。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沟通距离。

 

适度和克制的原则

语言、态度和举止以及体态语言时沟通交流的各种形式。一句亲切的问候能使病人感到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一句不经意的"恶语"会使病人如临冰窟。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在患者眼里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信息,可能会因医务人员眉头紧皱联想到自己病情是否恶化。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不恰当的情感流露传递给患者错误的信号。同时运用体态语言时要适度,要符合场合,切忌感情冲动,动作夸张。夸张的动作、不良的语言 不仅有损医务人员的形象,还会严重伤害患者及家属的感情。

医务人员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在沟通遇 到困难时,也要注意克制自己,用冷处理,避免矛盾激化。当患者或其亲属情绪激动时,以温和的态度保持沉默,可以让患者或其亲属 有一个调整情绪和整理思绪的时间,但沉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陷入僵持而无法继续交流。

 

留有余地的原则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时,讲话一定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特别对疑难病危重病者更要慎重。说话不能太绝对,尤其不能讲一定就是什么和保证能治好之类的话,就是有十分把握也不能说,也只能说有八分,否则,一旦发生意外, 由于病人及其亲属没有思想准备,会造成纠纷。给治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